“打通痛点难点就意味直通‘已来未来’”&“最打动我的是骨子里的‘实战基因’”
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报中国市容环卫
如何进一步健全环卫市场化机制?怎样构建成熟稳健的市场体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环卫作业运营专委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各委员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行业核心命题深入研讨,不仅强化了行业协同,更系统擘画了 “十五五” 环卫运营行业发展蓝图,为破解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与行动方案。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长徐文龙在致辞中回溯了我国环卫市场化的演进历程: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包揽,到市场化改革后的多元参与,再到如今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行业始终在政策与市场的互动中探索前行。他分析当前政策环境时强调,环卫工作的民生属性是根本,建议企业积极参与设备更新,强化民生担当,助力应急保障。
环卫作业运营专委会主任张西泠在 2025 年度工作报告中指出,专委会已在标准体系建设、政策对接、案例创新、行业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将以 “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 为核心任务,从作业质量提升、竞争环境优化、从业群体素质增强三方面发力,通过强化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举措,助力构建高效可持续的环卫运营体系。
研讨环节,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晶昊围绕政府与企业关系、市场化机制、应急保障、项目规划、人才建设和国际化等十大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探讨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及其成因,深入分析未来五年环卫服务在政策环境、市场空间、科技创新方向等方面的发展机遇,分享了国外城市在环卫服务方面的可借鉴的经验。
企业代表结合一线实践“亮痛点、提建议”,碰撞出诸多务实思路。如重庆三峰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男男针对现有环境服务在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及社会参与存在瓶颈等问题,建议积极探索“固废处置+环境治理”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服务模式,在标准运营、规范招标、效率提升、共担共治方面采取措施;波普环境总经理方陆芳直指浙江项目碎片化与采购年限短的问题,建议参考设备8年折旧周期,推行“3+3+2”弹性采购模式,破解企业不敢投入的困境;浙江勤泽美业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伟亮希望协会能在招投标等制度拟定上与政府沟通,以进一步规范招标文件等内容,反映行业困难;中环洁研究院总监朱宏楠聚焦应急标准缺失问题,提出需尽快规范汛期河道保洁、暴雨后淤泥处理等场景的作业标准;美欣达欣环卫总经理赵栋梁提到应收账款是当前行业痛点,需要各方共同协商解决,在开拓市场方面,国内项目选择上应该关注特许经营、环卫一体化、城市服务和智慧化项目,而服务出海可以关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企业可以输出技术、服务和标准;侨银股份副总裁周丹华则带来国际视野,建议借鉴国外公众协同治理经验,同步完善智能设备替代人工的定额标准、再生资源增值路径及人才职称体系。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为行业政策优化与机制完善提供了鲜活依据。
会议不仅有理论探讨,更注重实践赋能。参会嘉宾实地考察了大运河亚运公园红旗班、湖滨路步行金靴班,直观学习大型赛事环卫保障流程与核心商圈的精细化保洁标准,并在文三未来科技体验中心,体验了杭州六小龙最新科技成果。
针对重大活动与极端天气下的环卫保障挑战,中环协同期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专项培训,致力于让每一支环卫队伍都成为全域守护、敏捷响应的城市服务铁军,以实现重大活动与极端天气环卫服务保障的体系化升级。培训构建 “认知跃迁 — 体系规划 — 实战推演” 三维赋能闭环,采用引导式教学与工作坊实践结合的模式,配套三维场景画像、WBS 任务地图、GRAI 复盘工具包等实战工具,帮助学员树立新型“资源观”,以创新思维应对多元场景下的资源调度挑战;构建多场景适配的组织管理思维框架,提升团队协同作线能力;掌握高效协同的沟通技巧与协作策略,破除信息壁垒与协作障碍。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感慨颇多。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标剑坦言, “这门课程,最打动我的是它骨子里的‘实战基因’——课程设计紧扣‘如何让应急能力落地’,让管理者从认知到行动都经历了一场系统升级;这课教会我的,不仅是应对具体应急场景的技巧,更是一种‘系统应急思维’,通过学习如何把场景看透、把任务拆细、把资源用活,让我对环卫行业未来的应急保障工作,多了份底气和章法。”浙江勤泽美业环保服务有限公司阮志明则感慨:“案例中,北京环卫在天安门马拉松、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中的保障经验,让我们深刻理解了‘韧性城市’建设中环卫系统的关键作用,既提升了实战能力,更拓宽了战略视野。”杭州北城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何明霞的感悟尤为深刻:“环卫应急的本质,是以毫米级预案应对千米级风险,唯有关注细节,方能筑起风雨中的秩序长城。”